为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推动材料科学知识普及,7月3日至4日,由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的“走进材料世界”2025年科普夏令营(第一期)活动在燕山大学成功举行。来自秦皇岛第一中学精英班的300名同学分两批走进实验室,开启了充满惊喜与收获的科普学习之旅。
作为依托燕山大学、代表河北省科研顶尖水平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在材料科学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一系列卓越学术成果。此次精心筹备科普夏令营,是实验室践行社会责任、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旨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研魅力,为国家未来材料科学发展注入活力。

活动现场
在为期两日的活动中,同学们有序参观了实验室的多个研究平台,重点走进分析检测中心,近距离接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及X射线衍射仪(XRD)等大型仪器设备。科研人员一边操作仪器,一边耐心讲解,向同学们展示这些“科研利器”如何通过微观成像与成分分析,帮助科学家探索材料的奥秘。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前,同学们透过显示屏,看到材料表面纳米级的精细结构,不禁发出阵阵惊叹;面对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原子级结构的解析,大家深刻感受到微观世界的神奇。而 X射线衍射仪的原理与应用介绍,则让同学们明白其在材料物相分析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参观学习,极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对材料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杨猛老师为学生讲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王岳峰老师为学生讲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高伟老师为学生们讲解X射线衍射仪在科研中的应用
同时,科研人员还介绍了基础研究基地、高压科学中心、先进结构材料中心、清洁纳米能源中心等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平台。通过对高压科学中心介绍,同学们了解到高性能纳米孪晶金刚石的创制过程以及超高压实验技术的发展;对于先进结构材料中心开展的重点科学研究的介绍,针对特殊服役环境下的结构材料研究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相关成果应用于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等重大工程的案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和价值。
在材料馆A323报告厅,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鹏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绝伦的材料科普公开课。课堂上,王鹏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从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特性,延伸到前沿的亚稳材料研究成果,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积极与王鹏老师互动交流,现场学习氛围十分热烈。这堂公开课不仅让同学们对材料科学有了更系统、深入的认识,更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王鹏老师在讲授科普公开课
秦皇岛第一中学的带队老师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近距离接触科研前沿,对他们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科普公开课现场
此次科普夏令营的圆满举办,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接触科学前沿的桥梁,也彰显了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科学普及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为。未来,实验室将以此为起点,持续优化科普活动模式,创新科普教育内容,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科学教育品牌,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材料科学,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培养更多优秀后备人才,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