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亚稳材料论坛第192期:电化学能源储存体系:材料、界面与原位表征技术研究

    作者:李英梅 发布时间:2018-03-21 09:29:44

    报告题目:电化学能源储存体系:材料、界面与原位表征技术研究

    报 告 人:杨勇教授,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时 间: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上午9:00

    地 点:材料馆A323

    报告人简介:

    杨勇博士,现任厦门大学闽江计划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英国牛津大学访问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及表面物理化学。杨勇教授曾荣获中国化学会电化学贡献奖(2017),国际电池材料协会( IBA)技术成就奖(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9),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现担任国际知名电池杂志J. Power Sources(IF=6.33)主编,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理事会理事,国际锂电池会议(IMLB)学术委员会委员与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同时长期担任国家军用电池专家组的专家。  

    杨勇教授研究团队近年来对多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结构、表面修饰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同时建立并运用多种原位电化学谱学技术(如电化学微分质谱、电化学同步辐射联用技术和固体核磁共振谱)对相关电极过程开展创新性研究。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国防973、重点研发专项及其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40余项, 同时也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主编出版"固态电化学"专著1本(2017,化学工业出版社),。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300余篇,引用6000余次(H=41)。申报中国发明专利等4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20项。近5年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与邀请报告30余次。

    内容摘要:

    电化学能源储存(如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效、绿色环保及其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新能源领域倍受关注。例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占据领导地位,同时在(混合)电动汽车、风光电储能领域亦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不过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可靠性及其安全性等性能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提升。要改善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则必须创新锂离子电极材料体系、提升电极材料的性能,并且借助先进的实验方法,对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反应过程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进而深刻了解影响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各种因素。本讲座首先介绍锂/钠离子电池的近期研究近况,并且结合课题组最新的研究工作,从新材料、界面及其原位表征技术三个方面,介绍课题组在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体电解质/功能电解液及其原位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原位技术研究包括依托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所开展的锂/钠离子电池电极过程电化学原位同步辐射技术研究:包括原位x-光衍射(XRD)技术,原位x-射线吸收谱(XAS)技术以及固体核磁共振谱(SS-NMR)技术研究的近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