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乔琪,自2012年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员的岗位上已工作十余载。在工作中我一直以“厚德、博学、求是”的校训严格要求自己,发扬燕大人“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为学校的蓬勃发展竭心尽力。
厚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实验教师以其独特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成为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桥梁。在实验教学中我不仅向学生精准传授科学知识,更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在每一次实验演示中,我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数据,用实际行动诠释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真实性。这种对科学的敬畏之心,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科研态度,也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比如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间的团队合作,尊重学术概念的个性差异,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展现了尊重、包容和互助的良好品质。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积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博学-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就是来教学生的,人们常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把学生教好,自身就要博学。作为科研与教学的重要支撑力量,我非常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定期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保持与学科前沿的同步。参与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方面,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注重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优化实验流程,不断反思和改进实验步骤,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创新实验方法,在实验设计中融入创新思维,探索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求是-深入研究,严谨治学
由于自身岗位在学院和全重的双重性,同时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任务。全重主要负责衍射仪类大型精密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大型仪器设备要想更好地服务科研,首先就要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对于我负责的仪器每周我都会进行运行状态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负责的衍射仪有两台已服役20多年,故障高发,售后维修周期较长且费用高,一般故障自行维修、如真空系统异常、循环水故障、更换灯丝,阳极靶维护等,至少每季度一次的自行维护为实验室节约支出>5万元/年。再有随时解决学生自行操作过程中麻烦,经常半夜接到学生电话告知仪器故障,我都会及时到达现场解决问题,让学生更高效的完成测试任务。实验教学时,每次实验课前我都会认真思考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做到能及时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在课后,我也会认真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全部环节,查漏补缺,及时发现不当之处,力争用最严谨的知识来指导学生。严谨治学是我校教书育人的光荣传统。正是严谨治学的教风,为祖国培养出了一代代栋梁之才,奋战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应该继续弘扬严谨治学的燕大精神,将燕山大学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创新-艰苦奋斗、求实创新
纵观我校独立办学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历史证明了燕大的成就、燕大的光荣,证明了艰苦奋斗的巨大力量和作用,吾辈应发扬前辈于筚路蓝缕中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艰苦奋斗精神,为把燕大建设成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俗话说“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作为一名教师,也需要这种既脚踏实地,又开拓创新的精神。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在实验教学中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的道路。在2024年度我主持完成了实验教学改革2项,其中校级1项、省级1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教融合实验教学模式探索、科研与教学互补在材料综合实验教学中的探索等。
在实验员岗位工作十余载,我始终保持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认为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育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光辉的事业,我将更加努力用“厚德、博学、求实”的校训严格要求自己,发扬燕大人“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实验教学和实验服务中去,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工程素养、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国工匠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