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激发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的远大志向和持久热情。11月12日,实验室薛天宇老师受燕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邀请,为德令哈市长江路小学师生做了题为“大国重器与材料之美”的线上科普讲座。

“云科普”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薛天宇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切入点,开宗明义指出其作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支撑民族复兴的关键精神内核,随后通过“理论阐释+典型案例”的方式,系统拆解了科学家精神的六大核心要素,让抽象精神变得可感可学。在此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贴近生活、深入人心的科学家故事,跳出抽象概念,直观理解到了科学家精神跨越时代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

薛天宇讲解“科学家精神”
讲座核心环节,薛天宇紧扣“材料科学是撑起大国重器的脊梁”这一核心主线深入讲解。他首先沿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脉络,清晰梳理材料与文明发展的深度关联,通过纵向对比深刻指出:材料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打破技术瓶颈、推动人类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动力。他以实验室近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实证,通过具体案例系统阐释材料科学在航天、国防、轨道交通、基建、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崭新突破,及其对国家重大工程落地、高端装备升级、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的巨大支撑作用。

薛天宇介绍先进材料的应用
最后,薛天宇向学生揭示科研成果转化的完整路径,明确每一步都离不开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坚守与从零开始的勇气。针对青少年成长,他希望孩子们在保持好奇心的同时热爱动手实践,在实验与尝试中积累经验,更要树立远大理想,以未来科学家、工程师的定位要求自己,为科技强国建设积蓄力量。他以“少年强则国强,科技兴则民族兴”寄语全场,强调大国重器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家的坚守,而国家科技的未来,更需要青少年接力传承、奋勇担当。
此次“云科普”讲座,不仅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材料科学对国家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关键意义,更成功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学生们心中深深扎根、蓬勃生长。

长江路小学师生聆听讲座